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二節流火落葉公器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公父啊公父,你也未免太得多慮了,難道嬴駟就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

嬴駟很清楚,權衡利弊的長遠基點,應該是自己的功業宏圖,而不是其他。但在現下,卻必須先將自己的權力真正穩固下來。這種穩固,不是滿足於在公父留下的舊權力框架內與舊臣和睦相處,在表面上維護新法;而是有一套自己的權力人馬,全副身心的推行自己的權力意志!至於公父的情意志與遺命,與自己有利者則行,與自己鞏固權力不利者則不行,絕不能拘泥於公父留下的權力格局與善後成命。只有權力徹底的真正的轉移到自己手裡,才有資格說功業,否則,一切都是受制於人的!

想到這裡,嬴駟心中一閃——公父還有沒有其他秘密手令牽制自己?真說不準。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立足於有,動作就要快,在這些密令持有者還猝不及防的時刻,就要剝奪他們的權力,將要害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然後再來對付那些世族。公父啊公父,不要說嬴駟不相信你的那些老臣,實在是他們對你太得崇拜戀,用你的作為絲絲入扣的苛責於我,連姑母都是如此!縱然有成,天下人也只說嬴駟靠了公父這班老臣。如果那樣,嬴駟的功業何在?難道嬴駟忍辱磨練出的膽識謀略,就要湮沒在公父的影子和你這班舊臣手裡?

豈有此理?嬴駟要走自己的路!

嬴駟不再猶豫,命內侍總管立即喚來堂妹嬴華。片刻之後,一個面白如雪的黑裙少女來了——沒有絲毫的腳步之聲,簡直就是飄了進來一般!這是公伯嬴虔的小女兒,生在公伯與世隔絕的歲月,話語極少而又身懷驚人本領。嬴駟知道公伯的秘密,他的全部藝業都教給了這個小妹妹,那是公伯消遣歲月的唯一出路。嬴駟在這種非常時期要來這個堂妹,為的就是要做一些尋常人無法做的機密事宜。

黑裙少女嫣然一笑,默默的看著嬴駟。嬴駟也只點點頭,上前便是一陣低聲叮囑。

嬴華又是一笑,便悄然無聲的飄出了書房,一扭身便蹤跡皆無了。

接著,嬴駟又對奉命前來的長史連續口述三道詔書,命令立即起草繕寫。

咸陽令王軾大喝悶酒,自斟自飲,唏噓嘆嗟。

前天,聞聽商鞅與公主出城,王軾得到消息便飛馬追趕,終於在藍田塬下截住了商君夫婦。王軾力勸商鞅,說言紛飛國事蹊蹺,在此關鍵時候絕不能離開咸陽。商君卻是若無其事,反倒勸他毋得多心。王軾被無奈,便將只有他這個咸陽令才掌握的秘情和盤托出,告訴商鞅,落魄世族出動了,意在復出尋仇,國君曖昧,大勢不明!

豈料商鞅卻笑了“王軾教我,何以處之?”王軾慨然道:“秦公遺命,朝野皆知,何須王軾提醒?”商鞅又笑了“王軾啊,你是要我刑治世族,廢黜自立?”王軾高聲道:“天下為公,有何不可?”

“不在可不可,而在當不當。王軾啊,你我都是心懷變法強秦之志入秦的,而今變法有成,秦國強大,秦公卻驟然病逝。當此之時,何謂朝野第一大局?”

“自然是維護新法,穩定朝局。”商鞅肅然道:“既然如此,我若發兵廢立,將會給秦國帶來何種後果?世族惟恐天下不亂,我等卻引出大亂之由。其時內有部族紛起,西有戎狄反水,東有六國壓境;內亂外患,新法崩潰,我等變法壯志付之東,秦公畢生奮爭亦成泡影。當與不當,君自思之。”王軾哈哈大笑“商君何其危言聳聽?平亂廢立,護法撫民,以商君之能,雷霆萬鈞,豈容四面危機?”

“王軾差矣!”商鞅揚鞭遙指“秦國千里河山,郡縣四十三,部族三十六,世族基極深,戎狄歸化尚淺,唯四百年之嬴秦部族可聚攏全局。倘廢黜嬴氏,世族與戎狄必然先亂,一旦進入大漠草原深山峽谷,何來雷霆萬鈞?”

“然則,新君昏昧,世族蠢蠢,豈不照樣大亂?”

“君又差矣!”商鞅嘆息一聲“新君護法之志毋容置疑。此乃我長期反覆證實的。假如沒有成算,商鞅豈能等到今再來理論?況且,將鎮壓世族這件大功留給新君,有何不好?”

“商君!”王軾熱淚奪眶而出“這樣一來,你便將面臨深淵,難道束手待斃麼?”商鞅坦然自若的微笑著“王軾啊,如果需要,我們誰都會再所不惜的。護法需要力量,你們在,我也就放心了。你,回去吧。”商鞅走了,趕上了遠遠等候的公主,縱馬消失在藍田塬的沉沉暮靄中。

王軾回來,覺得中鬱悶,關起門來誰都不見,只是飲酒嘆息。他想不通,為什麼一個人明明看見了即將來臨的巨大危險,還要置若罔聞?連孔夫子都說危邦不居呢,商君這個大法家竟硬是不動聲,真真的無從度量!王軾始終以為,秦國世族的力量在二十多年的變法風暴中,已經萎縮到了可以忽略不計,隴西戎狄部族在上次平亂後也已經沒有了叛亂能力,關中老秦人更是竭誠擁戴新法。商君一呼,萬眾響應,會有誰來反對?然而商君卻將國情估計得那麼脆弱,彷彿四面八方都潛藏著危機一般,這是王軾不能接受的。明明可以轟轟烈烈望前走,為什麼偏偏要隱忍犧牲,將不朽功業拱手讓給別人?況且,商君一人之進退,牽扯到整個一層變法大臣。若有不測變故,莫說他這個咸陽令岌岌可危,就是上大夫景監、國尉車英,以及數十名郡守縣令也都成了砧板魚。當此危境,豈能不竭力奮爭?

商君啊商君,甘做犧牲固然令人敬佩,然則真的有價值麼?

“稟報大人,國君使臣到。”僕人匆匆走進。

王軾醉眼朦朧的站了起來,走到大廳“何事,之有啊?”黑衣內侍右手舉起一面銅牌“國君宣咸陽令,即刻進宮議事。”王軾猛然清醒,這天已晚,有何緊急國事?本當想問清楚,想想又作罷了,內侍奉命行事,能知曉個甚?整整衣裝,便匆匆登車隨內侍去了。

進得宮中但見燈火明亮,卻又越來越黑,本不是正殿方向。難道新君要在那座偏殿召見他?曲曲折折的走了一會兒,來到一座僻靜的宮中小院落前,內侍下馬請王軾下車。王軾暗暗驚訝,新君竟然住在如此僻靜的宮院麼?此時院中走出一個老內侍,身後還有一個掌著風燈的小內侍,躬身一禮,將王軾讓進小院。

一座高大的石屋孤零零的矗立在院中。小內侍推開沉重的石門,老內侍恭謹躬身“大人請進。”王軾走進屋中,只見四面石牆圍滿了簡的書架,各種竹簡書雜亂無章的堆放著,中間一張長長的白木書案,筆墨刻刀俱全,就想一個窮書吏的作坊。

“咸陽令,可知這是何處?”王軾揶揄反詰“我卻如何知曉?難道會是國君書房不成?”老內侍微笑“大人聰之極。這是太子府最重要的書房,每隔三,新君就要回這間書房用功一夜。大人莫委屈喲。”王軾大為驚訝間,老內侍長聲宣道:“咸陽令王軾,聽詔——!”王軾木然的看著老內侍展開竹簡,嘶啞尖銳的聲音不斷顫抖著“咸陽令王軾,才具捷,屢出佳策。今秦國地廣人稀,耕戰乏力,本王苦無良策。著王軾脫職一月,潛心謀劃增長秦國人丁改變秦川鹽鹼荒灘之良策。策成之,本王親功臣。大秦公元年。”怔怔的看著老內侍,王軾突然仰天大笑“妙啊!好快!這就開始了?啊哈哈哈哈…”夏夜的長街上,一隊鐵甲騎士風馳電掣般飛到咸陽令官署大門。那暴風驟雨般的馬蹄聲恍如沉雷滾過,確實使安定了多年的國人大驚失

官署門廊下的護衛軍兵尚未問話,鐵甲騎士已經將他們團團圈了起來!一個身著黑斗篷頭戴黑面罩的將軍翻身下馬,長劍一指“鐵騎守門!護衛百人隊隨我進府!”這是嬴虔親自出面了!他手執金令箭,帶著百名銳士闖進咸陽令官署,收繳了兵符印信,親自接掌了咸陽城防。咸陽令官署的吏員將士們驟然見到這位白髮蒼蒼黑紗垂面的老將軍全副甲冑殺氣騰騰,無不膽顫心驚,凜然遵命。

這時的咸陽宮中,嬴駟正與上大夫景監對弈。連下兩局,嬴駟皆輸,不一嘆“棋道亦需天分,嬴駟終究愚鈍也。”

“君上行棋,輕靈飄逸,然力度不足,基欠穩。若能兼顧本,君上當成大器也。”

“上大夫棋力強勁,可有對手?”

“臣行棋一生,惟服商君棋道,當真天馬行空。我與商君每年只下一局,二十五年,我竟是無一制勝啊。”景監大為慨。

嬴駟心念一閃“又是商君!”臉上卻微笑著“商君算力深,常人難及啊。”景監搖頭“若論算力,商君未必超過君上與臣。商君棋道,在於大局大勢審度得當,從不因小失大。”嬴駟默然了,很不想沿著這個話題說下去。請景監前來弈棋,本來就是意不在棋,只是景監柔和恭謹極有分寸,一時倒覺得不好急轉直下。景監卻站了起來,深深一躬“臣啟國公,臣歸隱,寫一部《棋經》,將我與商君對弈之局,一一圖解評點,給後來者留下一份典籍,也一抒我中塊壘。懇望國公允准。”

“如何?上大夫要棄國而去?”嬴駟的確到了意外。

景監嘆息一聲“君上,垂暮之臣,不可治國。歷代強國大政,無不出於英年發之君臣。戰國之世,更是如此。景監輔助先公、商君二十餘年,晝夜伏身書案,耗盡力,一身疾病,兩鬢染霜。雖不到天命之年,卻已是如燈將枯,不思進取,為政必自取其辱也。”嬴駟略一思忖“上大夫請回府養息診病,康復後隱退不遲。”轉身命內侍召來太醫令,吩咐派一名醫術深的太醫長住景監府診治守護。

太醫陪同,車馬護送,景監默默的回去了。

車馬方去,國尉車英夜半奉詔,緊急來到宮中。卻是北地郡快馬急報,陰山林胡部族大舉南下,劫掠北地郡牛羊馬匹近萬頭、男女人口兩千餘人!北地守軍只有三千,無力抵擋,請求緊急救援。車英身為國尉,自然知道北地郡這北方大門的重要,沒有絲毫猶豫,立即請命北上。嬴駟卻沒有讓車英帶走灞上一萬兵,而是讓他從河西大營和離石要就近調兵。車英覺得也有道理,便連夜北上,直赴河西去了。

清晨,嬴駟親自來到商君府,一來向姑母瑩玉謝罪,二來說要為老太后在終南山一帶相一塊墓地建造陵園,請姑母“大駕”前去督責三位堪輿大師。這件事本是秦孝公臨終遺命,也是瑩玉心頭之事,自然沒有推諉,快的帶著嬴駟派出的二百護送騎兵,便和堪輿大師進了終南山。

這天夜裡,一輛篷車駛出了秦孝公生前居住的宮院,直出咸陽南門,駛向了千山萬壑的蒼茫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