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肯出兵權?』玄玉淡淡地重複。
“回殿下,是。”在聖上那邊聽聞了晉王不肯被削兵權一事後,閻翟光就急於前來東宮見他。
“何因?”
“晉王…”閻翟光面有難“似有意謀反。”益州大軍在戰後並無退兵之意,還近駐在長安城外腹地,若要說晉王無半點謀反兵變之心,任誰也不信。
他臉上毫無意外之情“爾岱認為,太子這位置是他的?”閻翟光不語地垂下頭。
早就料到會有此的玄玉,已做了最壞的打算。
其實在父皇下旨削爾岱與德齡兵權之時,他就想過,此舉只會刺這兩名皇弟,
他倆提早反目相向,因此他原是主張在國勢末恢復平穩之前,不宜做出會令他倆狗急跳牆的舉措,就等女媧營與盤古營戰後情勢回穩,再一步一步來處理這兩名隱憂。可父皇在靈恩死後,很明顯的受到了打擊,為免
後皇子們又將手足相殘,故而才會力保他這個新太子。
但父皇此舉,無異定向德齡與爾岱聲明,父皇只要新太子。
撇去德齡不看,這些年來,始終都遭外放的爾岱,一直部在京城之外隱忍,爾岱也總認為自己會有熬出頭的一。直到靈恩死後父皇另立新太子,爾岱才赫然發覺,機會,是不會在等待中重來的,而天下,亦下是等久了就是誰的?在父皇下旨削兵權後,更是因此重重傷了爾岱。
只是,爾岱也沒有看清自己。
如今想力挽狂瀾的爾岱,不過是一味的想為不得志的自己找條出路,想藉此證明自己的存在,更渴望父皇能對他另眼相待改立太子於他?可爾岱不知,他不過是個善於南征北討的馬背英雄,一旦離開了沙場,他就什麼也不是了,他從未想過,光憑手上那柄殺敵之刀,怎麼治國治民?又如何治理天下?就算他能打下一座江山,這座江山遲早也會毀在他手中。
做人要知命,有幾分能耐,就做幾分事。
這道理,就算現在有任何人同爾岱說了,恐怕爾岱都聽不進耳。石寅不該死得那麼早的,石寅若在人世,或許他會在爾岱莽撞行事之前攔上一攔,如今石寅已死,爾岱亦失了最後一侗能攔住他個讓他走人歧路之人。眼下的爾岱就像是個溺水之人,急於攀附住最後一分契機,在握緊了機會的繩索後,任誰也不能今他鬆手放棄。
“此事父皇反應如何?”
“聖上正為此而龍顏大怒。”閻翟光嘆了口氣“今早益州大軍派人面聖,除書表要求聖上追封大將軍石寅外,晉王還…”
“攜兵入京。”玄玉篤定地接完他的話“是不?”
“是”玄玉默然地靠回椅內。若是再讓任何兵馬入京,豈不就又將重演鳳翔兵變之事一回?他不認為,父皇能再容忍一回,更不認為,在靈恩死後,父皇還能對皇子閱牆一事睜隻眼閉隻眼。
而他,他的忍耐同樣也是有限度的。
“益州大軍現在何處?”為免應變不及,還是早點採取行動來得妥當。
“仍據在堯郡城外十里處不動。”堯郡城距長安三十里,現下益州大軍,與長安僅四十里相隔。
他偏頭想了想“女媧營的餘孽處理得如何?”
“元麾將軍已將其編入軒轅營。”
“傳旨,軒轅營速撥兵廿萬至堯郡城。”他可不能讓爾岱再往前-步。
閻翟光慌張地抬首“毆下,無聖上旨意,如此貿然…”難道他忘了靈恩擅自動兵的先例了嗎?
“太子職責乃護衛京畿,調度兵馬,乃常態。”相信父皇也知爾岱有反心,他這太子若是聞風未動,完全不採取行動保京護聖,這才要招父皇疑心呢。
“遵旨。”
“依相爺看,爾岱是否真會兵入京畿?”
“想到戰事方息,烽火又將再起,閻翟光的臉上就寫滿了疲憊。
“若晉王得天下,此乃最後一搏之機,錯過這回,晉王恐將遺憾百年身。”聖上都已下旨削兵權了,在把兵權
出之時,同時也是晉王將太子之位拱手讓出之
。
後沒了兵權,誰還能與玄王為敵?他若是晉王,他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與他抱持著同樣想法的玄玉,雖明知這是事實,但在軒轅營方與女媧營手過後,軒轅營不宜興兵,因此他並不希望在這節骨眼上又啟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