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佈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響的優勢就在於,他有超級3d打印機,可以找到各式樣的機器,並且見過現代的各種機器產品,觸類旁通,能夠引他想象的聯想點也更多。。
與科學的成果相比,科學的方法同樣很重要,所以李響並不著急,而是按部就班地給每個人分配任務,蒐集相關的資料進行分析、製作相應的樣品進行試驗。
李響也是參與到這個過程中,憑藉出時代的眼界,以及更為豐富的知識結構與科學研究方式,主導研究的進行。
相對來說,這兩種機‘’的功能單一,結構也很簡單,特別是鋸‘
’,其核心就是一把高旋轉的圓鋸。
從直鋸到圓鋸,這個簡單的變化立刻讓鋸子的連續運動變得簡單,但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結構,依然讓他們一籌莫展。
打製圓鋸不是問題,問題是要讓圓鋸轉起來,而且要轉得快,驅轉方便,這就比較難了。
李響讓人蒐集整理出這個時代與轉動有關的各種物品,小到合頁、‘門’樞、連枷,大到馬車、水車、石磨、紡車,其中馬車與紡車的結構無疑是最接近鋸‘’要求的。
實際上,馬車與紡車所使用的結構大體類似,都是軸承,而且是滑動軸承,也就是一圓軸,裝在圓承的圓形孔‘
’中。
李響覺得,或許可以試試滾動軸承。滾動軸承,具體來說滾柱軸承最早出現在元代,為郭守敬發明,用在天文儀器上,在兩個圈之間安裝了四個滾柱,嚴格來說並不是機械用途的軸承,但已具備滾柱軸承的基本結構。
製作軸承的工作顯然不是僅憑木匠便能完成的,李響只得從都作院‘’調擅於打製鐵件的工匠加入,並且把軸承的圖紙也畫出來了,相信這些匠人也不笨,肯定能做得出來。
都作院的生產運轉逐步暢,這個時候‘
’調工匠必然會影響火炮的生產,當然李響也不太著急,火炮肯定是能夠造出來的。
不過李響更明白軸承優化所含的價值,與滑動軸承相比,滾動軸承所受的摩擦力更小,僅僅是將現有的滑動軸承換成滾動軸承,就可以將馬車、紡車的運轉效率提升一大截。甚至,將來那些火炮,也可以裝在車上,像炮的方向機什麼的,也用得到軸承。
何況有了滾動軸承,便能製成鋸‘’與圓‘
’機,乃至其它車‘
’,這幾乎是劃時代的,將會使生產力得到
本‘
’的提升。
因而李響幾乎是不計成本與收益地調動手中資源,投入軸承與木工車‘’的開。
“你們看一下,圖紙上的這種軸承,能不能做出來?”李響將繪製出來的圖紙分給幾位工匠。
圖紙上的軸承看上去很簡單,大體包括三個部件,內圈、外圈及滾珠。
“這個是軸承?”于濤與劉大娃都是經驗豐富的工匠,都曾打造過很多鐵具,但對紙上的這個圖案卻有些陌生。
但這種驚訝只是片刻的工夫,他們很快明白這個圖所代表的意思,不約而同出一聲驚呼:“妙!”于濤拿手拍著大‘腿’:“在內外圈安裝滾柱,轉動時滾柱滾動,所受阻力當大為減少,妙!”不是每個人都明白滾動代替滑動的意義,李響拿了一枚彈子,向其他人解釋:“如果是一塊木板放在地上拖行,要費很大的力氣,但做成車輪滾動時就不要用什麼力氣;而這個內外圈,便相當於彎曲起來的道路,滾珠就是車輪。”李響更關心地是這樣地軸承能不能做出來。滾動軸承地結構並不複雜。但對工件地機械‘’能。以及加工‘
’度都有很高地要求。
“這個球…”于濤遲疑地看了劉大娃一眼:“做是能做。但要做到這個‘’度…”
“能做。要‘花’工夫。”劉大娃甕聲說道。
“那就好。”李響欣喜地拍了一下手。木工車‘’與其它東西不同。就算是耗費更多地時間。一旦做出來。卻能夠極大提高製造效率。還是值得投入地。
不過。李響還是追問了一句:“如果是這種規格地軸承。十二個滾珠。需要多長時間?”
“給我半個月。”劉大娃大聲說道。看上去有些迫切:“最多一個月!”
“一個月?”雖然已經有心理準備,李響還是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他又看了看于濤,後者顯然缺乏更多的信心。
十二個滾珠的曲徑,誤差必須控制到一釐,甚至五分之一釐以下,以純手工製作,稍有失誤必須從頭再來,一個月的時間確實不算多。
李響想了想,最後還是決定嘗試一下,並制訂了三套方案,以劉大娃主導的滾珠軸承、徐洪主導的滾柱軸承,以及趙大為主導的木質滑動軸承,並讓他們組成一個專‘門’的“作”——軸承作。
與滾珠軸承相比,滾柱軸承內外圈之間鑲嵌同樣規格的圓柱體,形態與彈子鎖的彈子相似,但對材質、‘’度的要求更高。
軸承雖然是李響車‘’計劃中的關鍵,但是要造出一臺車‘
’,哪怕是最簡單的木工鋸‘
’,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更多,李響現他手下能用的人還是太少了。出於不能太讓人懷疑的原因,李響也不能直接打錢出來,當然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超級3d打印機的打印材料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制地打印,要打印材料,又需要用直播積分來換,當然普通的材料還可以用現在所有的材料,比如說鐵。
為了擺脫人手欠缺的困境,李響打算招募更多工匠,並著手培養理想中的新式人才,開辦專業學堂,招收不同年齡段的幼童、少年入學,學習數學、製圖以及機械等知識。
他將幾名比較踏實可靠的工匠叫到一起:“從今天開始,趙大旺不僅負責印刷廠建造,還要將木工坊這一塊的事情管起來,並籌備專業學堂。”趙大旺在工作中,表現出很強的協調組織能力,李響看在眼中,非常滿意,決定給他加些擔子。
趙大旺也明白李響的意思,這意味他將擁有更多權力,並可揮更大作用,心中‘
’,起身深深一禮:“大旺定不負大人所託。”李響笑著擺了擺手,示意他坐回去:“你辦事,我還是放心的。”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