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二百六十二章初步成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時他們這些人聽說紹熙府正在募人,便一來投,畢竟李響的名聲太大了,而且紹熙府幾乎成為了很多人嚮往之地。

聽了舟師的話,李響忐忑的心稍安,辭過這位好心的舟師,和趙二一起回到專為他們安排的艙房內歇息。

他們的船在江上停了兩個多時辰,一直待到天‘’近申時末,風才小了一點。

李響看天‘’已晚,怕夜裡‘摸’不著路回去,便令底艙的人把火生起來,使三個深鼎內的汽憋足,直到把安全閥頂開了以後,再讓舟師叫人拉起兩個鐵錨,同時打開汽閥開動螺旋槳。

這一招果然有用,鐵錨剛拉起時船是退了一些,然後又在螺旋槳推動下慢慢向前。船一開始前進,度就越來越快,最後船穩定了下來。

李響吩咐船伕們,爐灶內的火燒得越旺越好,每隔兩至三刻時辰就要往深鼎內壓一次淡水。另外,船走穩後蒸汽的閥‘門’不要全部打開,緩緩的將閥‘門’收小,讓船能穩定的前行就夠。

負責開蒸汽閥‘門’的人按李響的話將汽閥關小,現這條船還能維持現在的度前進,不由得高興地大叫道:“公子的話真靈,閥‘門’比剛開船時小了一半都還能走得這麼快,我們今天能回到家睡覺嘍。”李響叫道:“別高興得太早,你還要隨時注意船的度,深鼎壓進冷水時,裡面的壓力肯定會低一些,船也會慢下來,那時你就要將閥‘門’開大一點。等深鼎裡的壓力大了,船的度才又會加快,你就必須關小閥‘門’,讓船維持一定的度就成。這樣我們的船就能長久的用上機器,不會用到一定的時間且要停下來等蒸汽壓力升上去。再有,此後都要按我剛才所說的,一旦生起了爐火準備開船時,就必須照今天的樣子,爐火要燒得旺、淡水要及時添壓,閥‘門’要開得大小合度。”這些船伕聚‘’會神地聽著李響說的每一句話,把這些話牢牢記在心裡,他們要把這些話作為他們今後行船時的‘’作準則。這些又被正在這條船上的水戰隊一哨哨長知道了,叫夫子寫了下來,他準備讓手下的所有水軍士兵都要學會‘’作機器,以後自己的戰船全數由水軍的人來‘’作。

這事被李康知道後,對此大為讚賞,將一哨哨長的這個做法推廣到水軍全軍,為以後建成天下第一水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李響說完後,讓這些船伕們自去揣摩話裡的意思,自己和趙二走上甲板,以避開底艙下又悶又熱、還帶著濃重汗臭味的汙濁空氣。

頂著風‘’緩緩前行的船,比靜止停著和被風吹得不住後退時平穩多了,除了上下起伏外,並不會像剛才般左右搖晃。

趙二賊頭賊腦地溜上前,湊到站立於船頭手扶前擋板的李響身邊,笑嘻嘻地說:“大人噯,剛才你在機器邊叫了些壓力、轉呀什麼的,小人離得太遠沒聽清楚,是不是能給明白?”李響把自己想到的仔細地對趙二講解了一遍,末了還給他打了個比方:“你看,比如我們做了一個‘’水的竹唧筒,我們大人去推‘’時水會噴‘’到兩丈遠,若是叫一個只有十歲大的孩子來玩的話,會是怎麼個樣子呢?”

“哪還用說,裡面的水肯定‘’不遠,說不定力氣小些的孩子連推都…啊!”趙二恍然大悟,欣喜地叫道:“嘿嘿,我明白了,先前我們的深鼎裡蒸汽沒有足量,也就是大人說的壓力還沒有達到那麼高,就猶如小孩去推大唧筒一樣,噴出來的水汽無力,便推不動汽輪,最後汽輪乾脆就停下來不動了。這次大人叫船伕們把火燒大,直到蒸汽把安全閥頂開,說明壓力已經很足,這才打開蒸汽,便一下子把船推動走起來。”

“哈,明白了就好。”李響反向趙二問道:“我說趙二啊,現在我們已經有十餘條蒸汽推動的船,暫時算是夠用了。但以後我們要駕船跟‘蒙’古人作戰,你得想個好辦法,在一年內多做出些深鼎和各種配套的機件來啊。一旦要用時可以立即安裝到船上,很快便能成行。”趙二心裡默默的盤算了一會,一改他平的嬉皮笑臉,嚴肅地說道:“大人,小的知道您是個做大事的人,此時會問出這樣的話一定是有很重要的打算。這麼說吧,我們現在雖然總共有三百多鐵匠,光靠這些人,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滿足大人將來需要的。但另外招請來的鐵匠,咱們又不放心將他們帶到船廠做這些需要保密的事情,只能讓他們打製一些除了刀具外的普通鐵器。所以,除了要增加我們船廠的鐵匠以外,弟子還沒有想出什麼最好辦法做到大人的要求。”停頓時了一下,趙二一邊沉思一邊說:“有一種方法,小的想了很久,就是因為別人聽了都搖頭,所以還拿不定主意。不妨在此提出來讓大人給參詳一下,看看是否能行得通。”李響轉過身盯著他道:“你說。”趙二:“自上次大人叫弟子將我們鐵工的各道工序分開做以後,弟子就在想,是否能把一些不太重要,但又‘花’費很多人工的事情‘’給船廠以外的鐵匠去做,甚至可以‘’給不會鐵匠的人去做呢。若是這樣的話,我們就只需要做出一些最為關鍵、需要做得最‘’細的器件,再把別人做的東西檢查合格後組裝在一起就可以了,不但可以達到大人要求做出的數量,而且質量也有保證。”李響高興地揚手在趙二的肩上拍了一掌,笑道:“說得好,這個辦法也想得好。比如打製那些長、短鐵管,就可以把鐵條先讓人按我們的樣品打出來,然後再由我們自己人卷焊成管。既做得快,也不怕別人把焊管的技藝學去,還把我們手鐵匠全都用在了重要的事情上。這是個極好的辦法呀,為什麼不這樣做,回去以後就按你這個想法去做就是。”趙二苦笑道:“大人哎,不是我不想馬上就這樣幹,而是王大人他們那一關通不過呀。王大人手下的那夥管賬先生把錢抓得滴水不漏,一聽說這樣做需要‘花’出大筆的銀錢,就把頭搖得和撥‘’鼓似的,他們說既然是我們自己要用的東西,稍慢點也不打什麼緊。還說凡是用錢的事,必須得有王大人畫了押的公文、字條才能度支。小的去找過王大人,他卻說要再商量了以後才能答覆,所以就拖到如今。若非公子今天問起,我也還沒想這麼快就把事情給公子說呢。”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