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國子監新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沂孫當時就大聲道:“好,沒想到你不但在一柱香內做出詩來,而且這詩的意境和用語都達到了一個極高的境界!先前本官倒是有些小瞧你了,這一番釋義更是‘’僻!不過,接下來的題目就是要考經義了。你聽好了,先賢橫渠先生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其中後兩句,便是國子監大‘門’上所寫,想必你等也看到了,請你說一說自己對此名言的理解吧!”李響一聽,差點就樂了,還好啊,這王沂孫可不知道,後世有很多名家都對這四句名言進行了闡釋,高中和大學課程裡也講到過,他還記得一些。借用後世名家對橫渠四句的解釋,想必他們不會跳出來責怪自己吧?李響心道。
於是,李響負手而立,略作思索之後便回答道:“為天地立心,就是使生之為人能夠秉具博愛濟眾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聖人之心。實則,惻隱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孔聖的己所不‘’,勿施於人,也就是仁所由出的起點。學者之事,莫要於識仁求仁,好仁惡不仁,能如此,乃是為天地立心。”
“其二,為生民立命,直接來源於孟子的立命的思想。《孟子。盡心上》有云,盡其心者,知其‘’也。知其‘
’,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
’,所以事天也。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通過修身致教,最後如果能而達到這樣一種境界,即不管一個人的壽命是長是短,都能保持自己的‘
’體全德,那麼這個生命個體就可以說已經安身立命了。
“其三為往聖繼絕學,儒家聖人之學,自兩漢以下,而魏晉,而南北朝,而隋唐,千百年間,一直未能善續先秦儒家的學脈。無論生命之光,或哲學之慧,都開顯不出來。直到我大宋才復活了先秦儒家的形上智慧,使天道‘’命之學,內聖成德之教,重新光顯於世。思想的領導權即已從佛手裡拿回來,孔聖的地位自然重新顯立。”
“其四為萬世開太平,儒家以內聖為本質,以外王表功能。功能之大者,便是開出太平盛世。而且不只是一時,而是為千年萬世開太平。這一句是說我們要為子孫後代開創一個博愛、和平、繁榮、文明、富強之大同社會。總結來說,第一句體,後三句為用;前三句為內聖,後一句為外王。”李響其實是把高中和大學時學過的內容背了下來,雖然其中有些後世的詞語,會讓此時的人聽來有些莫名其妙,比如文明富強之類,但他也只知道這些了。
沒有想到的是,王沂孫竟然呆立當場,似乎在回味李響剛才所說的話,過了片刻,王沂孫才猛地一拍桌子,大聲道:“妙極,妙極!少年人,你的回答本官甚為滿意!好一個博愛、和平、繁榮、文明、富強之大同社會,你這弟子本官就收下了!”李響和李康父子一聽,俱都心內高興不已。
這時候王沂孫笑道:“三後便是國子學一年一度的入學之
,到時必須在辰時前再來此處,參加入學儀式!”李康拱手為禮道:“多謝王大人!到時犬子入了國子學,還望大人多多栽培!”王沂孫撫須笑道:“李大人放心!且不說有那人的推薦,就算是沒有,以令公子的才智博學,本官也必須要栽培他呀!好了,今
不便留你們敘話,本官還有公務要辦,你們就先回去吧!記得三
後再來!”李康父子倆連忙行禮告辭,王沂孫也是親自把父子二人送到大‘門’處。
回去的路上,李康也帶著驚疑問道:“響兒,為父記得你之前學業並不出眾,怎麼今在王大人面前,卻表現得如此完美?不說那名言的解釋,就說那石灰‘
’吧,相信很多名家也難以在一柱香的時間內做得出來,你是怎麼做到的?”李響笑道:“父親,你忘了啦?孩兒可是受過神仙點撥的,等於是開了竅吧!這只是小菜一碟,以後您習慣就好了!”到了修內司官窯衙‘門’,父子二人繼續找來
練的匠人還有管事,共同制訂官窯標準規範,這是一件龐大的工程,沒有幾個月是無法完成的。
很快三天的時間就過去了,國子學入學的時候到了。這可是一個大子,李響帶上自家新招的小丫頭秀娥就準備去參加入學儀式。
小丫環喬裝打扮了一番,化身為一個青衣小書童,這也是沒有法子的事情,因為進入國子學的生員,哪一個不是帶著書童的?李響沒有書童就只有讓小丫環充當了。
李響身著一件月白‘’書生袍,一頂東坡巾,面帶淺笑,舉止溫文,十足一個滿腹詩書的翩翩才子。起‘
’之後,小書童秀娥早就準備好一切等候在旁,吃了一碗拉麵,便跟父親招呼一聲,主僕兩人急匆匆地出府而去。
雖是清晨,街上喝賣聲已起伏連綿,李響也無心賞景,只顧帶著書童匆匆趕路,眼見樓影重重的國子監在望,這才放緩腳步。
這時國子監外已經聚攏了不少人,除青衣小帽裝束的奴僕外,其餘都是書生打扮的人,看模樣當全是今年新進監生。
待了片刻,有穿著紅‘’官袍的掌儀出來,大聲吆喝著人群站好,然後拿著名冊,一個一個點卯進‘門’。
國子學就是好,不但管吃、管住,只要錄進入學,成為監生,一切全包。當然很多監生只是領了監碟,並不住在校舍,甚至有些人本不來聽課,這就跟後世的大學校園差不多。
國子監祭酒周孝其和博士王沂孫先後講話,無非是讓大家一心向學,爭取考中進士,成為國之棟樑的大道理。隨後博士王沂孫宣讀名冊,令掌佐們將各新進監生分舍帶走。
監生分外舍、內舍、上舍三種,初進生員皆為外舍,入學後每年一考,合格者升為內捨生。等學滿兩年,即可參加公考,遞補成上舍生。
其中上舍生待遇最好,十人一齋,獨居一室,享受別齋用食,也就是小灶,完全是官員的待遇。或遇有大恩蔭,便能擇優授官。
一處院落便是一齋,三面皆是大屋,內被隔成許多住室,以供外舍生居住。不知是故意還是巧合,李響被安住在最靠裡的房中。
隨便挑了張‘’,把包裹扔下,李響便打量起這宿舍來。至於領取衣物、收拾‘
’鋪等雜事,自有書童負責。不過李響並不打算住在這裡,因為他還很很多事要做,所以只不過佔一個‘
’位罷了。若能秋試中舉,年後考中進士的話,甚至就可以畢業了,因為中了進士就會分配工作,也不可能再在國子監讀書。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