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五百八十五章屈服輸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私章小說網

第五百八十五章屈服,輸送第五百八十五章屈服,輸送搖曳的海水中,港口燈塔的弧影,在地平線上出現後。胡靜水抹了一把頭上的汗水,總算到達了。

自從那次協助藤原一族逃亡之旅後,他選擇將來自巡檢司的獎勵,換成了南海造新船的優先認購權,花光理念積蓄,變賣了身家還舉了不少債,才買下這條船的。

這是一條二千料被稱為鑽風級的二桅角帆飛魚快船,雖然比不上南海巡檢量身定製的二千五百料破級快船,而且除了銅殼船底外,大部分軍用標準的配設都被取消的簡化版,但絲毫不妨礙他對新船的驚歎和喜愛。

與厚重短的傳統唐船不同,新船如梭子一般的修長而線條優美,大量帆攬輪組只要十幾個人持自如,再加上尖狹的船首和大塊的角帆,就能乘風破輕快滑行在海面上,新船到手的第一眼,就像他一見鍾情的女人一樣,很長一段時間內,他都吃住在這條船上,事無鉅細的努力悉“她”每一個角落和細節,以至於被手下疑心得了失心症。

有了好船,他就不用偷偷摸摸沿海停泊接力的辛苦玩走私,然後變本加厲的跑起倭國往來大陸的航線來,雖然大部分貴利之貨的貿易,都被官方或是地方有背景的任務所把持,但是通過運輸大宗的硫磺,木材,稻米、布匹等尋常物產,通過與倭人的以物易物價差和來去捎帶的外快,亦能賺不少錢錢。

然後各個唐人囤聚的港口都跑的了,突然一隻來自夷州商團的委託將他找到了九州,才有了這次行船,選擇的最安全最穩妥的路線,時間的要求也很寬鬆,但不允許過多的停泊。

隨著海船徐徐入港,可以看到,前些年還呈現一片破敗的翁山縣,自從成為景侯的封地後,很快隨著大量移入的商戶和船戶,而迅速重新繁盛起來。

相對東南沿海諸港官府複雜而拖沓的管理體制,這裡要簡明的多,再加上陸上的攤丁派役,也上不了島,因此很快引東南之地,大量本錢有限的中小船幫的入駐。

隨著船隊的抵達,大批早已等候在附近的鄉民,撐著滿載瓜菜果蔬雞鴨魚畜的大小海垡子,想螞蟻一樣的靠攏上來,扯著嗓門大聲的叫賣,更遠處一些輕巧一些,著花枝的小船上,一些濃妝豔抹的女子,也毫無顧忌的站在船頭拋頭面,遠遠衝著船上的男人們,揮舞起帕子招呼起來。

讓港口中的繁忙,混亂而充滿生機活力。

相比那些討價還價的滿面紅光的水頭船工,船上另外一些人仍然留在船艙裡,小心的戒備著這次運回來的貨物,只有上岸割後,他們才算了事,這是一次特殊的委託運輸任務。

哪怕胡靜水已經在倭國這幾條線路上,販運鐵錠和銅塊往來多次,但也沒有見過如此鄭重其事的,整個航程,他們幾乎都呆在底倉裡,哪怕遇到風和海險。

他們是夷州水師分營的海兵隊,這是一群來歷背景複雜,卻在海上讓人望而生畏的人。

在大唐的官僚和軍隊體系中,也只有南海府下的海軍學堂,才更看重冒險神和經歷,而敢不太講究出身,招收這些來歷可疑的學生。

事實上敢出海打拼討生活乃至搏命的,多少都是因為各種不得已的緣故和隱衷,或是乾脆是在陸上呆不下去的麻煩人物,本地許多大小田主,也是洗腳上岸的海賊出身,因此投報南海府名下的海事院,乃至海軍學堂,成為那些原本出身賤籍或是番外歸化人,乃至亡命匪類,一種洗白身份進入正途,乃至獲得官身曲線救國的捷徑。因此這些人往往以敢戰拼命著稱。

他們的參與,讓這次委託任務,多了許多說不明道不清的東西,但至少安全到達了不是,胡靜水安自己道。

完成這趟任務,他在南海會社和夷州商團內涉往來的權限,都可以再抬升一級,這也意味著更廣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利潤前景。,相比當代傳統行會陳規嚴密的師徒傳承和會首體制,以及那些通過官府強制力來維持的行業壁壘,與龍武軍相關的南海社,南平社,其實是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產業化體系和嚴密的制度等壁壘,進行間接而隱壟斷的。

當然從表面上看起來門檻是低得多,而且相當公平開放的,只要願意又有實力都可以入行,沒人攔著你的。但是想從中間賺錢牟利,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多年積累的口碑和信譽,成的渠道,都不是外來者可以輕易染指的,想燒錢玩競爭,成本和技術含量又比不上,資本投入更是遠不如,因此在大部分航路經營和貿易的競爭越來越烈,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只有中小船團還有一些活路的情況下,很多人都選擇了從海南更換更大更好的船,走上遠洋航線,跑到更加遙遠的大崑崙洋外海去尋找機會。

倭國航線也一樣,隨著倭國經營的逐步成,幾條常見航路上大量競爭者的加入,他從這裡頭賺取的利頭也越來越小。幾條只有他悉中短航路,也面臨著被別人足和或是成本上升的趨勢,所以他才下定決心接下這個要求死板嚴格而懲罰嚴酷的任務。

或許我也應該換個環境,胡靜水暗自下了個決心,乘著這條船的狀況還是上好,能夠跑的比別人更遠的時候。

岸上裝船的人也來了…

瓜州李氏的家長李大賓,也正在心情反覆的煩惱中,等待著眾多族人被召集起來。

作為這一代的領頭人,他只當得上一個中庸或者說保守的平價,瓜州李氏這一代在他手上沒有什麼大變化,也沒有太大的波折,哪怕幾次朝中的動盪和吐蕃寇掠,河西戰亂這樣的影響,也比別人更小一些。

甚至因為扶持和救濟地方,在戰後重建的地方秩序中拿到更多的語話權,這樣下來,連那些族中一直對他保守作風,頗有微詞的聲音,也終於閉嘴了,因此,作為李氏財力和實力的象徵,他花費不菲在沙州的千佛崖上,特地建造一個供養佛祖涅磐象的李氏家窟以資紀念。

相比隴李其他支系,這隻距離朝廷中樞更遠一些,長期在地方發展的結果,從軍乃至世代經商的族人,對聯姻的血統什麼的,也不是那麼看重,因此與西番諸國乃至草原各部,都有某種紐帶和聯繫。

因此雖然在朝中不顯,但是在地方的厚積薄發,卻讓他始終成為當之無愧的郡望大族。作為位於商路重鎮和軍事要衝的瓜州,接觸的域外風物和心態眼界,遠要比其他幾支更加開闊一些,但相對的在地方政治生活中,這些長期傳續下來的世家大族,也佔據了相當的分量。

相比肥沃的南部和中部,河西北部比鄰的是大片草原和沙漠,一條長長綠洲構成的低地走廊將草原和沙漠還有高原上地分割開來,再北越過草原就是北庭都護府所屬的伊州(今新疆哈密附近),向西越過大片沙漠戈壁,就是安西都護府最東端的菖蒲海(羅布泊)鎮。

在這片偌大地域內被劃分成瓜、沙、肅幾個州郡,同時管轄著大量的羈縻藩人的部帳,因此作為血統純正,歷史悠久的隴西李族的分家,瓜州李氏的影響,可以說是橫跨整個河西北部,也不足為奇。

在另一個歷史中,他會成為守城十年抵抗吐蕃的中堅,然後他的後人會繼續抵抗吐蕃人的統治,並在數十年後追隨瓜州人張義推翻吐蕃人的統治,建立政權,與當地張氏、索氏、曹氏一起為歸義軍四大家族之一。

作為漢族世家,無論是盛唐百餘年培養成的民族優越,或是上千年曆史傳承積澱的文明自豪,都不會讓他們真正甘心臣服吐蕃這樣剛從野蠻矇昧走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