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四卷神州飄搖第二十二章喜得麟子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四卷神州飄搖第二十二章喜得麟子會特使蒲安臣回公使館後立即就向國內報,把中國政府的態度與要求詳細彙報給總統林肯,幾後,聯邦政府來回復,總統與國會一致同意蒲安臣的建議,並授權他與中國政府簽定協議,同時作為全權代表,參與中國、普魯士、美國的三國密談。

得到蒲安臣答覆的和珅放下了心頭一塊大石,雖然他提出的條件對北方聯邦政府非常誘人,但卻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得到美國總統和國會的一致認可。現在,這一切都已經不成問題,中國的外將藉此生一個飛躍,如果能把握好這個時機,和珅相信這個古老的國家重新揮生機的子即將到來。

還有一另一件好事,同時也是讓和珅擔憂的事,蓉兒快生了。

十月懷胎,瓜蒂落。生孩子聽起來似乎是個非常簡單的事,但經歷過**後的和珅,見蓉兒的產期越來越近,欣喜之間不由得常帶著一絲憂慮。

為了保證蓉兒的安全,和珅不僅請來了最好的穩婆,還向顧盛求救,找了幾個有經驗的西洋護士幫忙,另外還準備了一位洋大夫,避免生意外。

今天,是蓉兒生產的時候,自穩婆等人進屋後,和珅就一直在門外轉來轉去,什麼事也顧不上,只擔心蓉兒母子的平安。

“老爺,您還是先歇會吧,夫人剛進屋,估計還得有一回兒時間呢。”特意從京城趕來上海照料家務的管家張權見和珅如同熱鍋上地螞蟻,好心地在一旁勸道。

向張權瞧了一眼。和珅既沒答應,也沒拒絕,依舊在哪裡慢慢地轉著圈。

張權跟著和珅也這麼多年了,和珅現在心裡想些什麼他當然清楚,默默地退了下去,過了一會又見他抱了把椅子過來放在屋前。

“老爺,要不您坐著歇會?”和珅停下了腳步。向那把椅子看看,微微點點頭。坐了上去。

不過,他坐也坐不了多久,沒過多少時間又站了起來,見屋裡有丫環出來還一把拉住,神情焦慮地追問裡面的情況。

新生命的出生,往往伴隨著痛苦,隨著蓉兒生產的來臨。屋裡開始傳出了她一聲接著一聲的叫喊。

“上蒼保佑…保佑母子平安…。”和珅雙手合十,面向西方祈禱,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時間,一聲嘹亮的嬰兒啼哭聲響起,和珅全身猛地一震,扭頭向屋那邊望去。

“怎麼樣?”見一丫環喜氣洋洋地奔出屋,和珅快步上前問道。

“恭喜老爺,賀喜老爺!”小丫環笑盈盈地說道:“夫人生了個小公子。母子平安。”

“孩…孩子呢?快!抱出來給我瞧瞧…。”和珅就像被人擊了一下,整個人晃了晃,按捺下動的心情,衝上幾步,迫不及待地說道。

當丫環把孩子抱出來後,瞧著還未睜開眼地嬰兒。和珅出了滿意的笑容。

“老爺,孩子還小,吹不得風,奴才覺得還是進屋地好。”張權笑著跑過來,湊過腦袋瞧了瞧自己的小主人。不過他沒忘記自己的職責,特意向和珅提醒道。

“對!對!”和珅也是過來人,連忙點頭,讓丫環把孩子抱進屋去,並叮囑她們一定要照顧好蓉兒和孩子。

“張權!”

“奴才在…。”

“去!帖子請各位大人到府,我今喜得麟子。要大宴三!”和珅意氣風地說道。

“喳…。”張權連忙應道。滿面笑容,顛顛地跑了下去。

抬頭望著晴朗的天空。和珅覺得突然間心情特別舒暢,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和珅得子,這不僅是在上海,就是在全國也是了不得的大事。皇帝老師、當朝大學士、太子太傅、總理大臣、兩部尚書…何況他的夫人還是皇帝最寵愛的女人——蘭貴妃地親妹妹。這麼大的喜事,誰敢不給和珅面子?再加上有蘭貴妃的關係在,等消息傳到京城後,說不定連咸豐都會賜下賀禮呢。

能來的全來了,不能來的也託人送來了禮物,熱熱鬧鬧地前後半個月,和珅府中到處洋溢著濃濃喜氣。

“蓉兒,辛苦你了。”深夜裡,送走賓客,和珅回到房裡,坐在邊愛憐地瞧著蓉兒手中懷抱的孩子。

蓉兒笑了笑,神情中充滿著初為人母的自傲與母。她把頭靠在和珅的懷中,輕輕哼著童謠。

“有後了…有後了!”和珅要不是怕驚著孩子,真想扯起嗓子大嚷幾聲。看著孩子,那種從心底裡傳來地幸福是不能言語的,但卻又摻雜著一絲淡淡的苦澀,不為什麼,只為這時候,他又想起了離去的母親和愛**。

普魯士的特使很快就到了上海,在威廉和辜鴻銘的陪同下,雙方地初次見面非常愉快。對於能得到神秘而古老的中國幫助,看得出這位上了年紀的特使先生非常看重這次談判。

不過,讓他意外的是,會面中,和珅不僅向他講述了大家本就商量好的結盟之事,更提出了他一個從來沒有想過的事。那就是美國聯邦政府也加入其中,組成三國聯盟。

這個消息是出人意料的,也是讓他驚愕不已的。雖然特使一直保持著普魯士人嚴謹的態度與貴族的禮儀,但聽到這消息後,也是抑制不了心中地動。

“奧托先生,對於我地提議,您覺得如何?”

“尊敬的相閣下,您地建議是一個天才的想法。正如您說的。三國聯盟會給各自帶來極大的好處,尤其我們與美國三個國家都同處在困境之中,大家有著共同的目標,肩負著各自民族的復興…對此,我想攝政王殿下會同意的。”這位叫奧托地中年人堅毅的神情中帶著雍智,微笑著站起身來向和珅表示謝。

在剛才地談中,和珅已經得知普魯士國王患病。現在國家大權正掌握在威廉攝政王手上,而這位特使先生實際上是由攝政王親自派出的使者。並給了他全權處理的大權,看得出此人在普魯士王室的重要和影響力。

既然對方沒有異意,雙方很快就達成一致。第二天,和珅就把蒲安臣、顧盛請來,三國正式開始談判。

談判進行的非常順利,從大局來看,的確如奧托所說的對各國都有極大地好處。尤其是陷入南北戰爭困境的美國聯邦政府,在這種時候更需要這種外上的支持。對於中國也是如此,和珅希望依靠美國和普魯士的力量牽制住英國人,包括不安分的法國人。

普魯士的情況比中美兩國稍好些,但面臨的德國統一問題已經困擾了普魯士整整上百年了。幾代國王都力圖致使德國完成統一,但總是功虧一簣,這不僅有法國、英國的阻擾,更有在外上地被動。作為歐洲傳統國家的普魯士在德國問題上很難得到歐洲其它國家的支持,而和珅所提出的三國同盟,恰恰幫他們解決了這個問題。

一週後,普魯士人婉言謝絕了和珅留他們在上海遊覽的好意,帶著欣喜離開了遠東趕回歐洲,而蒲安臣也是同樣心滿意足地向國內回了談判成功的喜訊。

當然。三國在之前聯合在上海表了聲明,向全世界宣佈協議地達成。雖然鑑於某些原因,三國都刻意隱瞞了許多不為外人所知的東西,但這個消息卻讓全世界都驚得目瞪口呆,特別是正在調兵遣準備再次向廣州下手的英國人,更是又驚又怒。

“美國人!還有普魯士人!中國猴子!他們怎麼會在一起的?我們為什麼沒有得到絲毫消息!”公使館內,包令把一張報紙給撕成了碎片,衝著那些外官大聲喝罵。

“請原諒,公使先生…。”那些外官面面相覷,連解釋都無法作出。其實也不能怪他們。自英國單方面向中國宣戰後。在上海的英國人子也不怎麼好過。上海是和珅苦心經營多年的地方,哪裡能容得英國人還像以前逍遙自在麼?

況且。和珅的談判準備得非常小心,一切的進度都只掌握在幾個人手中,外人本都無法得知。再加上刻意隱瞞,提防英國人,包令又哪裡得到這些消息?

了一陣火,包令總算平靜了下來,但依舊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怒,坐在沙上氣。

“三國同盟,我看實在是個笑話!”巴夏禮從外面走來,瞧著屋裡各人尷尬的表情,他當然清楚生了什麼。走近,坐在包令身邊,翹著腿點上雪茄,不屑一顧地把手上地報紙往邊上一丟。

“巴夏禮先生,您覺得這事怎麼處理?我可以斷定,國內那些人肯定抓狂了!”包令嘆了口氣,向他問道。

巴夏禮笑道:“怕什麼!等遠征軍到後,我們給這些猴子們狠狠來個教訓!三國同盟?哼哼!美國人打得熱鬧,普魯士遠在歐洲,等大軍一到,我倒想看看還有哪個國家能救得了中國!”

“可是在外上…。”包令明白巴夏禮地意思,但他是公使,必須要考慮大局。

“親愛的公使先生,只要額爾金伯爵抓住他們地皇帝,您難道覺得中國人還有什麼籌碼和我們討價還價麼?”

“抓住他們的皇帝?”

“對!”巴夏禮笑道:“以我看,等大軍一到也不要去打什麼廣州了,直接北上直接從天津登陸,就像前一次戰爭一樣。”包令被巴夏禮的話嚇了一跳,這可是出乎他原本的計劃之外。如果從天津登陸,不用三天就能打到北京,雖然說戰略上有很大意義,但在政治和外上卻會使英國陷入困境。要知道中國可不是一個小國,擁有廣闊的土地和無窮的人力,要是他們皇帝不投降的話,就會使整個英國掉進泥潭之中。

“不行!這麼做必須得到女王陛下的授權,何況,如果打下北京而無法制服中國,就會像拿破崙攻下莫斯科一樣!”

“我親愛的公使先生,您說的沒錯,但您可別忘了,這些猴子可不是俄羅斯人,就憑他們低下的種族還能讓我們優秀的大英帝國戰士重赴拿破崙的失敗麼?”巴夏禮微笑著看著包令,用充滿誘惑的聲音說道:“您在中國的時間比我長,您應該清楚這些中國人是什麼樣的。特別是他們的官員,他們的皇帝,本就是無知的野蠻人。和野蠻人說文明又有什麼用呢?還不如直接把皇帝抓住,就像以前我們在印度、美洲乾的那樣,把整個中國牢牢掌握起來。”包令聽著這個誘人的計劃,也忍不住心動。雖然在中國官員中,有和珅、左宗棠等他也覺得不好對付的人,但絕大多數都是一些蠢才,尤其是他們的皇帝,那位至高無上坐在北京皇宮裡的咸豐,更是一個白痴一般的傢伙。如果能把皇帝抓住,他相信以中國的尊王的格,很有可能達到巴夏禮所說的結果。

而且,如今太平天國戰亂還沒結束,南北被太平天國隔斷,南方戰鬥力強悍的軍隊在短時間內本就無法支援北方,如果從天津登陸,英**隊只要面對皇帝的那些衛軍就行了。以長槍、大刀、弓箭裝備起來,看起來漂亮的衛軍,哪裡會是驍勇的英國士兵對手?

想到著,包令突然覺得巴夏禮的提議似乎是個好主意,如果進展順利的話,拿下整個中國指可待。回憶到中國人在上次戰爭後嚇得魂不附體,連連求饒的樣子,包令嘴邊不由得出了微笑。他彷彿已經看到自己走進了那座有幾百年歷史的皇宮,坐在以前皇帝的寶座上,以中國總督的名義號施令,把整個中國踏入了自己腳下。

眯著眼,包令向巴夏禮問道:“從本土和澳大利亞調撥的援軍還有多久和遠征軍匯合?”

“快了,估計最多還有一個月時間吧。”巴夏禮聽包令話裡的意思是答應了,開心地答道。

“您親自去一次香港,讓額爾金伯爵等遠征軍到後立即北上天津,直取北京城。”說到這,包令又加了一句:“度要快,中國人雖然沒海軍,但南方的將領不是白痴,所以我們要搶在他們反應之前給我拿下天津!”(事過,更新晚了些。明天估計也在這時候更新,還請大家繼續支持,多多推薦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