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分卷閲讀8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厲害。”賀蘭奇道:“保全母妃?”

“嗯,先敬文帝去時,父皇尚且年幼,勢必會匆忙登基,朝臣中有人進諫敬文帝賜死趙氏,否則子幼母壯,有干政之虞。敬文帝念她有養育之恩,這才饒了一命。哪知趙氏把持朝政長達十年,父皇親政至景明改元,才算掃清障礙。”賀蘭明月嘴上應着,心裏掐指一算,景明改元那兩年正好是西軍被剿滅,隴西王身死。難不成與外戚集團有利益牽扯?

高景似是看出他疑慮,道:“那些陳年往事只有後慢慢調查,你也別太往心裏去了。隴西王……或許等我登位了,才能給你一個答覆。你……肯等嗎?”豁然開朗,賀蘭明月一把攥住高景的手,顫抖道:“此話當真?”

“一言九鼎。”高景道,“你大可等到那一天。”他眼睛開始酸澀,重重點頭。

彼時上元花燈未去,柳梢新月,一夜魚龍舞。困擾賀蘭明月的糾葛就此消散,他的憂慮,不安與想要逃離的急迫都被一句話掃清了,只餘下痴心的喜歡。

“還攥着我,疼呀!”高景甩着他,猝不及防,被抱了個滿懷。

他抬了抬手想拍賀蘭明月問怎麼一回事,耳畔那人呼漸重,夾雜不成器的哭腔,心又軟了:“哎?男兒有淚不輕彈,你可別太動。”賀蘭問他:“你許我了,對不對?”高景笑了笑:“對。”他深一口氣,宣誓那般,心貼着高景的心:“殿下,我願為你死。”過浮渭河,入文德門,金吾不的上元夜,前來盤查的人見是高景,並未多問立即放行。因為這天能回家省親,宮中人煙更稀,襯得寂靜無聲。

高聳的城樓與城牆隔開了熱鬧坊市,將所有煙火都擋在外面。兩人一路縱馬,高景到了暗處更看不清,只得緊張地抓住賀蘭明月胳膊。他馭馬疾馳兩步後,示意高景背過身,臉埋在懷裏。

賀蘭抓起兜帽蓋住高景免得他被冷風吹了,再放慢速度,由衷希望走得久一些。可惜宮城到北殿只有那麼一點距離,眨眼便到了。

剛下馬回到搖光閣,高景披風沒解,那廂青草疾步跑來:“殿下!陛下駕到——”皇帝這夜不是該去含章殿下棋麼?怎麼來北殿了?

高景雖嘴上罵着慌什麼,心頭也着實高高吊起。他解下披風,來不及換衣裳,就這麼走出去接駕。頭髮還殘留一點雪花,臉頰被料峭東風吹得有些紅,但他鎮定自若地扶着宮婢昂首往前,依舊高貴而莊重。

搖光閣正殿,平時高景少在這兒歇息,四下襬設稍微簡陋。他腳步剛踏入,一股冷風順着窗縫灌入,高景一個靈。

把守此處的都是皇帝的人,高景沒讓賀蘭明月過來,孤身一人面對他:“父皇?”

“坐吧。”皇帝飲了口茶,隨手指向身邊的位置。

高景看不透他的想法,只得先落座了。見皇帝半晌沒有開口的意思,他試探道:“父皇,已經很晚了,您到兒臣這兒來……是有什麼要緊事麼?”皇帝垂眸道:“聽説你打算把李環放回南楚。”原來是為這事,高景鬆了口氣:“是,李朝使者稟報李岐病重,轄地諸事目前暫時由他的大兒子李琰代為處理。使者的意思,是想請大寧放世子與大學士回去,後若李岐去得突然,好主持大局。”皇帝道:“李岐又不是隻有他一個兒子。”高景答道:“南楚如今雖是屬國,在北方看來,中原依舊是隔江而治。李朝尊大寧為上國,這些大事理應稟報,聽咱們的意思。”

“如此看來你是打算放虎歸山?”皇帝警告道,“李環可比李琰厲害多了。”高景道:“兒臣正看中這一點。南楚經過此前圍困江都一戰已經被打怕了,李環又當了多年質子,是個主和派,與朝廷多數人保持一致。而李琰雖然不成氣候,卻極力主戰,並且懂得帶兵。若放任他在南楚主事,他定要想辦法取其父而代之。與其扣着李環,不如讓他們爭去。”皇帝嗤笑一聲:“你有你的顧慮,這思量不差,只是稍欠缺一點。”高景道:“兒臣想過,只放李環,留下傅笙繼續為質。李環是個尊師重道之人,勢必顧忌禮義廉恥。”這下皇帝微微愕然地看向他,片刻後出個滿意的神情:“好!不愧是朕的皇兒,看來這監國的子,你學了不少。”高景道不敢:“確實仰仗了皇伯父與太師襄助。”皇帝若有所思,不再説話。

高景這才伸出手端起旁邊的茶杯,抿了一口,那當中的茶已經有了三分涼意,下肚並不暖心。他喝得戰戰兢兢,唯恐下一秒皇帝就提到出宮之事——“方才文德門有人報到朕這兒來了,你今天出宮了一趟?”皇帝狀似無意提起,高景連忙要跪,被他悠然攔住,“慌什麼呢?得沉得住氣。”高景執意跪下:“兒臣偷跑出去,請父皇責罰。”

“上元佳節,皇子與民同樂,朕不罰你。”皇帝一笑,親手扶他起來,正在高景以為過去了的時候,他卻收斂了温和,“誰同你去的?”這一瞬間讓高景立刻想起了那一年七月的夜晚,也是這樣的神情,無波無瀾,卻冷到骨子裏。他説錯一句話,賀蘭明月便替他受了罰。

他才剛答應了自己,不會舊事重演。

高景抿了抿:“父皇,是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