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58章從兩廣總督起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句話嚇得孝貞後面容失,忙走下座來,親自把蘭貴人扶起,那蘭貴人也十分乖覺,又跪下去,先謝皇上的恩,又謝皇后的恩。皇后對皇上説道:“怎麼不早對妾身説知!

陛下秋雖盛,卻不曾生得一個皇子,這貴人既有了身孕,也説不定將來生下一個皇子,繼續了宗祧。妾身用杖打這貴人,原是遵守祖訓。倘然因受了杖責傷了胎兒,豈不是妾身也負罪於祖宗了嗎?”説着,也忍不住淌下眼淚來。

咸豐帝原是十分敬愛孝貞後的,她杖責蘭貴人,卻也不恨她。如今見她哭了,便拿好言勸她。孝貞後又趁此勸諫皇上須留心朝事,如今外面長鬧得不成樣子,十八省已去了一半。

如何還不憂勤惕勵,思可以保全祖宗基業的法子?那女,萬萬再戀不得了!咸豐帝聽了孝貞後的一番勸誡,不覺肅然起敬,這時孝貞後也只有二十三歲,雖説打扮得十分樸素,但究竟是一個少年美婦人。

那眉目之間隱隱出秀美的神來,他們夫之間,也是久闊了,皇上這時不覺動了愛慕之念,當夜便在坤寧宮裏宿下。這皇帝和皇后好合,在皇宮裏算是一件大事。

那敬事房太監須把年份月份子時辰仔仔細細地寫在冊子上,皇上住一天,那冊子上寫一天。誰知這時皇帝和皇后夫久闊,竟一天一天地住着,那敬事房太監一天一天地寫着,足足寫了半年光陰。

在這時候,孝貞後便勸皇上調養身體。知道鹿血是補陰的,便在宮裏養着幾百頭鹿,天天取着鹿血給皇帝吃。又每天清早催皇上起來坐朝。

這時皇帝也慢慢地預聞國家大事,才知道外面鬧得一塌糊塗,那洪秀全得了南京,漸漸地近京師來,急得咸豐帝毫無主意,有時退朝回宮,把這政事和孝貞後商量商量,那孝貞後説:“妾身是一婦人,懂得什麼朝政?況且中宮干政,祖宗懸為厲

望陛下不要謀及婦人,還是去找那大臣商量的好。”這一番話,説得又婉轉又堂皇,咸豐帝越發敬愛她了。

後來皇上下了一道上諭,派直隸總督訥爾經額為欽差大臣,專辦河南軍務,抵敵那向北來的太平軍,這時,洪秀全在南京建國,開科取士,勸農務工,那外國人見他聲勢浩大,軍隊眾多。

他又口口聲聲説種族革命,為民除暴,外國人越發相信他。第一個便是美國,派了一隻兵船,直放南京。

洪秀全的弟弟洪仁玕是懂得外國規矩、説得外國話的,便去招待美國船主,那船主遞上國書,居然稱他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允許外國人通商,外國人也允許幫助洪秀全。美國公使回到上海,通報英法各國領事。大家對於太平天國都十分滿意。

洪秀全也派洪仁軒做欽差,到美國遞國書去。從此外國人處處幫助洪秀全與清朝作難。廣東的各國領事和那總督耆英作對,步步着他,後來耆英內調,做了學士。徐廣縉做了兩廣總督,葉名琛做了廣東巡撫。

英國兵船闖進廣東,廣縉帶了團勇敵住英兵。英兵悄悄退去。朝旨下來,賞廣縉一等子爵,名琛一等男爵,後來名琛升做了總督。誰知這葉名琛升了總督以後,便自恃有功,十分驕傲起來,他這時十分看輕那團勇。

廣東的團勇是從前立過功的,如何肯服?便有團勇的頭目關巨、梁楫兩人,悄悄地上了英國兵輪,投降去了,並與英領事巴夏禮約定,願替他做嚮導,那巴領事一向銜恨這葉總督,苦得無隙可尋,這時恰巧有私販鴉片煙的,冒掛着英國商旗,把船駛進關河來。

那巡河水師千總見了,上去把船扣住,把船上十三個中國人捉去關在監裏。這事體傳在巴領事耳朵裏,如何肯錯過機會?便寫信去責問葉名琛,説那條船是英國人的。

葉名琛見小小的涉,便吩咐把十三個中國人放出來送還巴領事。誰知巴領事卻不依,定要水師提督來往領事衙門去謝罪,又要捉那千總去。

葉名琛説外國人無禮,便也置之不理,卻也不去防備他。英國領事卻去要求香港總督帶兵船來,直攻黃埔炮台。名琛也不理他。

後來那兵船直開到十三洋行地面,又支攻打鳳凰山炮台,奪下海珠炮台,快要到廣州城下了。城裏的司道大員慌張起來,大家都跑到總督衙門去請示。

那名琛手執書卷,若無其事,忽然霹靂般的一聲響亮,大炮轟進城來,把城牆打得粉碎,名琛才害怕起來,打發人去講和,那英國領事和香港總督只要葉名琛一個人出來講話,萬事全休。

那葉名琛聽了越發害怕,只縮着頸子躲在廣州城裏,不敢出來,起初還有美國領事從中調停,後來看看葉總督搭架子搭得厲害。

也不覺動了氣,便去聯合了法國公使噶羅、英國公使額爾金、俄國公使布恬庭、美國公使利特,一齊帶了兵船開進廣州。

軍情十分緊急,這才把個葉名琛慌得手忙腳亂起來,他一面傳令瓊州總兵黃開廣帶了一百幾十只釣船紅單船出去抵敵,一面在淨室裏擺設乩壇,扶起乩來。

葉總督跪拜過以後,叩求神仙降壇。慢慢地果然見那乩筆動起來了,在沙盤上寫道:“吾乃呂賓是也。”葉總督看了,忙又跪下去。

默默禱告道:“弟子葉名琛,忝領封圻。職守重大。夷氣甚惡,城危如卵,請祖師速顯威靈,明示機宜。”禱告已畢,那乩手又扶出四句,道:“十五,聽消息。事已定,無着急。”葉總督見上面有十五三字。

他認做外國兵船過了十五這一天便能退去,便大大地放心,不去理他,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卻説葉總督信了乩仙的話,他打定主意,百事不管,躲在衙門裏,靜候過十五,外國兵自退。司道等官來請發兵,紳商等人來請練勇,他都不準。

英國公使要求五條:第一條,與總督相見。第二條,在南河岸造洋樓。第三條,通商。第四條,進城。第五條,索賠款六百萬兩。葉總督益發不去理他。

各國公使大怒,第二天滿城只見貼的香港總督的告示,説定於次破城,那城裏一般百姓看了,立刻慌亂起來,扶老攜幼紛紛逃避。葉總督要止也止不住。不到黎明,果然城外炮聲隆隆,煙焰四起,葉總督沒奈何,暫到粵華書院去避難。

廣州紳士伍崇耀和將軍暗地裏説通了,在城頭上豎起白旗,求外國兵暫停炮火,把城中難民一齊放出去逃命去。

那邊香港總督也下文書給合城官民,説只打葉總督一人。於是巡撫將軍都統等官員以及紳土們,都到觀音山上去避難。外國兵營裏炮火又響,葉名琛無地可躲,城門一破,英國兵先進城來,趕到粵華書院裏,把葉名琛捉住,橫七豎八地把他拖上英國兵船。

這時有一個戈什哈跟隨在葉總督身旁,他趁外國兵不留意的時候,悄悄地對總督指着海水説道:“大人瞧。這海水不是很清的麼?”那葉總督聽了他的話,莫名莫妙。這戈什哈氣憤極了,便縱身一躍,自己沉在海里死了。

這時英國公使做主,把捉來的廣州官民一齊放回,只帶了這個葉名琛,從廣州到香港,又從香港到印度,把他關在一間樓房裏。

葉名琛住在印度卻也自得其樂,終詩作畫,空下來又時時誦讀《呂祖經》,他的詩畫署名“海上蘇武”傳在外國的卻也不少。

廣東巡撫見外國兵去了以後,才提奏入朝。咸豐帝看了,不大怒,立刻下諭,從兩廣總督起,所有廣州合城文武官員一律革職,另委了兩廣總督去和英、美、法三國的公使講和,又委黑龍江辦事大臣和俄國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