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是這個荊雲的兒子!你不是我父親!”小荊軻驚人的機,將老父親大大嚇了一跳。
“聽我說。”老父親長吁一聲,又平板板地繼續說話。
父親說,荊雲的確是你的父親。你的母親名叫莫胡,原本是荊雲救出的一個女奴,後來一直跟隨荊雲在馬隊中長大。再後來,荊雲將聰的莫胡舉薦給呂不韋,做了呂不韋的貼身侍女。此前,莫胡曾經被呂不韋送給華月夫人做女掌事。做華月夫人女掌事期間,莫胡尋找到荊雲馬隊,與荊雲在密林篝火旁熾熱地野合了。不久,荊雲戰死,華月夫人也獲罪被殺。莫胡在灃京口山
中,生下了一個兒子。因此山
有一輛破舊的接軸戰車,所以母親給他取名荊軻。後來,莫胡母子都被呂不韋救回了府中。
“那我如何到得齊國慶氏邑?”
“聽我說。”老父親不再驚訝,繼續著他的平板話音。
父親說,齊國慶氏是公卿部族,當年的荊氏則是慶氏封地的最大庶族。自荊雲帶領封地各部族聚眾抗暴而失去蹤跡,荊氏族便與慶氏封主結下了仇怨。後來燕軍破齊,封主慶氏的老族人幾乎傷亡殆盡。田單復國後,殘存的慶氏與殘存的荊氏又走到了一起,重新回到故地,兩族仇恨也因為六年國破家亡的抗燕久戰而泯滅。荊氏族人便以封地“慶邑”為姓,融入了慶氏部族,號為新慶氏。多年之後,荊雲的故事傳到齊國,新慶氏族長便派出父親帶領了幾個
幹族人進入秦國,探察荊雲有無血脈之傳。在咸陽幾經探察,終於清楚了:呂不韋府邸的女家老莫胡生的小荊軻,是荊雲的兒子唐人司馬貞之《史記索隱》雲:“軻先齊人,齊有慶氏,則或本姓慶。
秋慶封,其後改姓賀。次下以至衛而改姓荊。荊慶聲相近,故雖在國而異其號耳。”此謂一說,或來自傳聞。
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小荊軻失蹤了。…“如此說,你是我叔父還是伯父?”父親沒有回答,只說將小荊軻帶回齊國後的第三年,一相學之士偶見小荊軻,喟然一嘆曰:“此子將驚絕天下,誠雄傑之冠也!”族長聞言,與族老們反覆計議,一致贊同給小荊軻找個名師打磨。後來,族長便派父親帶著小荊軻遊歷天下尋找名師了。父親聽說鬼谷子隱居河內某處大山,便帶著小荊軻在衛國濮陽住了下來。多年來,父親多方尋覓,都沒有找到鬼谷子的蹤跡。…“正在此時,那個老人來了?”
“對。”
“他是鬼谷子?”
“不。他是當年呂不韋商社的一個老執事。”
“他在找我?”
“對。一直在找,奉呂不韋之命。”
“他為何要死?”
“呂不韋一門皆死,他做完了最後一件事,心下安寧了。”
“最後一件事?他找見了鬼谷子?”
“不。老執事說鬼谷子已經歿了…”
“那我自己遊歷天下!”
“不。他要我帶你去吳越南墨。”小荊軻不說話了,畢竟,父親的決斷他還無法評判高下。
次,父親帶著小荊軻跋涉南下了。歷經大半年,他們終於憑著呂不韋老執事留下的密圖,找見了墨家最後的一支隱居士俠。父親將荊軻留在了墨家,便永遠地沒有消息了…十五年後,荊軻踏出了吳越大山,遍尋列國,竟再也沒有父親的蹤跡。從此,荊軻對
沒了呂不韋以及自己親生父母的秦國,有了一種深深的仇恨。依天下大勢,荊軻清醒地知道,只有投奔秦國,才能建功立業。可是,依著墨家的獨立抗霸傳統,依著自己的仇恨之心,荊軻對秦王對秦國都有著一種很難說清楚的逆反之心。如此,荊軻多年漂泊,始終沒有遇到值得認真去做的一件事,直到燕國…
荊軻從來沒有想到,以經邦濟世為己任的他會成為一個刺客。
從心底說,無論專諸、要離、聶政、豫讓等一班刺客如何名動天下,荊軻都不會選擇刺客這條路。假如不是田光,不是太子丹,他決然不會有此一諾。當然,更本的一點在於,假如所刺不是秦王,他決然不會接受這一使命。唯其是刺秦,唯其是除卻列國公敵而使天下重回戰國大爭之世,荊軻終於答應了。荊軻明於天下大勢,又對秦王嬴政做了多方揣摩,深深知道,秦王嬴政遠非尋常君王。且不說護衛之森嚴,畢竟,再森嚴的護衛在荊軻眼裡都是無足輕重的。荊軻在意的,是嬴政本人的秉
特質。秦王嬴政,雖不是軍旅出身的王子,但卻是少年好武且文武兩才皆極為出眾的通才,其機變明銳見事之快,天下有口皆碑。荊軻相信,無論六國人士如何咒罵嬴政,但沒有一個人敢於蔑視秦王嬴政的膽略才具。如此一個已經鼓起颶風而正在席捲天下的君王,要以之作為刺殺對象,荊軻不能不有所忐忑。儘管戰國曆史上曾經有過曹沫、
遂、藺相如等不惜血濺五步而脅迫會盟君王的先例,但在荊軻看來,那不過是一種彼此會心的認真遊戲而已;與其說是名士膽略的成功,毋寧說是會盟君王有意退讓;畢竟,君王會盟的宗旨是結盟成功,諸多難堪的讓步包藏進突然而來的脅迫之中,不亦樂乎!刺殺秦王則不同,那是真實地要取秦王嬴政的
命,要掀翻業已形成勢頭的天下格局,要中止秦國大軍的隆隆戰車。這一切,都寄希望於一支短短的匕首,當真是談何容易!然則,唯其艱難,唯其渺茫,唯其事關天下,荊軻
中之豪氣才源源不斷地被
發出來。甚或可以說,假如沒有如此艱難渺茫,荊軻
本不會做這個刺客。
荊軻的籌劃是極其縝密的。
第一要件,是絕世利器。荊軻將田光獻出的徐夫人匕首給了太子丹,請太子丹秘密物
了最出
的工匠,給徐夫人匕首鋒刃淬入劇毒。匕首淬成那
,太子丹請荊軻趕赴密室勘驗。三個行將被斬的匈奴人犯被押進密室時,太子丹沒有將匕首
給荊軻。太子丹自己執著匕首,站在五步之外,對三名人高馬大的匈奴壯漢一掠而過。荊軻清楚地記得,一道碧藍清冷的光芒閃過,三名壯漢的胳膊立即滲出一道暗紅的血印,三名尚在兀自哈哈大笑的壯漢瞬間轟然倒地,一個響亮急促的打嗝聲,三張面孔一臉青黑陡然死亡!看著那猙獰無比的面孔,生平第一次,荊軻心頭猛然劇烈地跳動了。那一刻,他分明看見了頭戴天平冠的秦王嬴政轟然翻倒在地…荊軻接過徐夫人匕首,二話沒說便走了。
第二要件,是能夠踏上咸陽大殿,並能被秦王親自召見的大禮。邦國之間,最大的禮物便是土地。太子丹本意,是要將與秦國雲中郡相鄰的全部畜牧之地八百里,獻給秦國為禮物。可荊軻說不行,那是燕國事實上已經不能有效控制的地域,作偽之象一目瞭然;要獻地,只能是燕南之地。燕南之地,是燕國易水之北、薊城之南的最為豐腴的平原丘陵地帶,也就是後來的廣陽郡。這燕南之地,原本是古老的薊國土地,古地名叫做督亢。秋時期,燕國
滅薊國之後,燕國中心從遼東地帶遷入薊國,薊城便做了燕國都城。從此,燕國便有了兩翼伸展的兩大塊沃土
基:西南曰燕南,東北曰遼東。遼東雖肥,卻失之寒冷,漁獵農耕受制頗多。燕南之地氣候溫潤多雨,土地肥沃宜耕,便成為最為金貴的腹心糧倉。燕國能立足戰國之世,十有八九是燕南之地的功勞。
太子丹雖然大為心痛,最終還是贊同了。
荊軻立即下令亞卿署、境吏署、御書署三署皆燕國官職:亞卿執掌實際政務,境吏掌邊境,御書掌文書。繪製新的燕南地圖。對這卷地圖,荊軻親自做了心籌劃,提出了製作樣式:
糙牛皮繪製,貼於三層絹
之上,兩端銅軸,做舊做古;製成之後,裝於一尺三寸寬、三尺六寸長的銅匣之中。對於地圖繪製之法,荊軻提出了一個獨特的要求:地圖名稱用古稱——督亢地圖,地圖中所有的地名與畫法,必須使用最古老的
秋燕國時期的名稱與尺寸;總之,要做到不經解說,無人看得明白。此圖之外,荊軻提出,再製一幅材質尋常而內容相同的地圖,只是尺寸稍小。太子丹對荊軻的種種奇特要求大是疑惑,卻也一句話沒說,只下令一切依上卿之令行事。如此一來,這幅督亢地圖竟整整製作了半年,方才完工。
圖之
,荊軻邀來太子丹,在密室中將徐夫人匕首脫鞘,小心翼翼地放置進地圖捲起,而後捧起捲成筒狀的地圖,樹在
前輕輕搖動一陣,見無異狀,這才長吁了一聲。
“糙牛皮帶住了匕首,不使其滑脫,妙!”太子丹一陣大笑。
“刺客之要,細務絲毫不得有差。”荊軻面無表情地對太子丹講述了諸般謀劃奧秘,樁樁小事件件有心,將素來機警過人的太子丹聽得目瞪口呆。最後,荊軻說了專諸刺僚的故事,一聲喟道:“以魚腹藏魚腸劍而蒸之,將一道蒸魚呈現於案而內藏短兵,此千古奇思妙想也!刺秦者,曠古之舉也。若無奇謀妙算,豈非兒戲哉?”太子丹對荊軻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然則,對荊軻提出的另一件大禮,太子丹還是遲遲不能決斷。
這件大禮,是秦將樊於期的人頭。